江西省一流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农业资源与环境

  • 发布人: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07日
  • 阅读次数:12457

涵盖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科学

学科优势: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办学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1940年中正大学的土壤学和农业化学学科。1998年获土壤学二级学科硕士点,2003年获植物营养学二级学科硕士点,2006年获农业资源与环境一级学科硕士点,2017年获农业资源与环境一级学科博士点,分别于2017、2021年入选江西省双一流学科。本学科拥有江西省重点实验室、江西省产教融合重点创新中心等省部级平台6个。

师资力量:本学科拥有教师81人,其中教授30人,45 岁以下57人,博士学位比例 92.5%;长聘国家杰青1人,短聘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青3人,柔性引进包括国家级人才6人、外国专家2人;有全国模范教师和省级教学名师在内的省级以上优秀教师6人,省金牌导师和省百千万人才各2人。

学科带头人:

image.png

赵小敏: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大庄家彩票校长

主要从事土壤学、农业遥感与信息、土地资源利用等研究,曾在荷兰、日本、美国做访问学者或从事国际合作研究,兼任江西省鄱阳湖流域农业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红壤工程中心学术委员,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三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土地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土壤学报》编委。

近5年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6个、省部级项目20多个和横向项目50多个,出版专著9部、教材4部,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2项,在《土壤学报》、《农业工程学报》、《中国农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1999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先后获全国模范教师、江西省优秀教师、江西省优秀研究生导师等荣誉,入选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江西省首批百千万人才第一、二层次、江西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


各方向负责人:

image.png1保同: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大庄家彩票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长期从事土壤环境化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任江西省土壤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农业农村部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技术负责人、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先后承担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与任务2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及科技支撑计划项6项,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江西省农科教突出贡献一、二、三等奖各1项,江西省优秀新产品奖4项,江西省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副主编教材4部。


image.png(2)周春火: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江西省井冈蜜柚科技小院负责人,江西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教融合重点创新中心负责人,南昌市重点实验室负责人。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子课题1项、农业部财政项目2项,吉安市科技局重大项目1项,江西省5511重大科技专项课题(任务)1项,江西省亚行外资项目2项,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重点项目1项,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2项(重点1项),江西省农业厅项目1项,到账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参与国家及各类项目11项。主持省校级教改项目各1项,江西省省级精品课程等1项(序2),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项、研究生创新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专利、标准10余项,软件著作权4项,获教学成果奖5项,研究生教学成果奖1项。


image.png(3)吴建富: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作物营养与养分管理以及农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教研工作。兼任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第八、九届委员。

多年来主要从事景观格局与过程耦合,景观模拟等方向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等省级课题10余项。在《Sustainability》、《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农业工程学报》、《应用生态学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得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


image.png(4)陈文波博士,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1999年硕士毕业于大庄家彩票林学院,2002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国际景观生态学会中国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土壤学会土壤遥感与信息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西省生态学会理事、江西省土地估价师协会理事、江西省遥感应用协会常务理事。

主要从事耕作制度、农业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和参加完成国家级、省级及其他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课题、专题)90余项,通过专家鉴定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国内领先水平。出版著作86种。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以中英文发表论文600余篇,被引约5000篇•次(不完全统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第五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1项、江西省社会科学青年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5项。

教学条件:

本学科具有教学用房约6000余平方米,同时具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教育部),江西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江西省教育厅),“3S”教学实习基地、绿肥教学实习基地、土壤岩石矿物标本馆校内实训基地、人工湿地教学基地、江西省主要土壤类型整段剖面构建基地及地表水文过程教学示范基地等校内实习基地6个,井冈蜜柚科技小院、江西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江西省灌溉试验中心站、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九岭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30个。拥有实验室面积3800m2配备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连续流动分析仪、原子吸收光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大型仪器设备,仪器设备总值2000余万元。

科研成果:

5年来,共承担各级各类课题300余项,其中纵向课题100余项(国家级项目31项,包括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8项、国家支撑计划课题 3项),横向课题近200项,累计经费达4000余万元。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科研成果。包括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SCI 60余篇,A类刊物80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3项,出版专著6部,发布江西省地方标准2项。科研成果先后获得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三等奖 2 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江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

对外合作:

学科与德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台湾、香港等国际知名高校与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和交流,近年来,学科师生参与国际境外交流人数达到30余人。已招收国际留学博士研究生1名。

国内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形成了较好的合作。